“廣州藍”是如何煉成的

在國靜電除油煙機價格傢中心城市中,PM2.5濃度率先達標

“廣州藍”是如何煉成的

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龐彩霞

2017年廣州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較2013年增加34天,成為國傢中心城市及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元、常住人口超千萬的省會城市中,率先實現PM2.5達標的城市,全面完成瞭國傢“大氣十條”空氣質量改善終期考核目標任務。
(資料圖片) 始終堅持“改善環境質量、保障環境安全”,尤其是2013年以來,緊緊抓住實施國傢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關鍵節點,廣州市切實落實國傢“大氣十條”的有關部署,以PM2.5治理為重點,兼顧一次污染物減排和二次污染物防治,不斷將大氣污染防治的各項措施引向深入。2017年末,全面完成2013年國務院下達的空氣質量改善終期考核目標任務,使天更藍、風更清

作為國傢重要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,近年來,廣州生態文明改革帶來的“綠色”成果隨處可見,頻頻刷爆朋友圈的“廣州藍”,更是成為廣州的新名片。日前,廣州市環保局發佈相關數據顯示,2017年廣州市PM2.5達標,全面完成瞭2013年國務院下達的空氣油煙分離機質量改善終期考核目標任務。

PM2.5濃度率先達標

2013年,國務院發佈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並確定瞭10項具體措施。該《計劃》要求,經過5年努力,使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,重污染天氣大幅度減少;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。具體指標包括:到2017年,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%以上,優良天數逐年提高;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%、20%、15%左右。

“2013年廣州PM2.5年均濃度是53微克/立方米。當時不少業內專傢認為,像廣州這樣一個超大型城市,PM2.5濃度每年要下降一兩個微克都非常困難,要想下降十幾個微克,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實現。”廣東省環保廳大氣環境首席專傢鐘流舉說,“達標很困難,但是我們做到瞭”。

1月7日,廣州市環保局發佈的2017年全年廣州地區大氣環境相關檢測數據顯示,2017年廣州市實現PM2.5(細顆粒物)達標(35微克/立方米)。與2013年相比,年均濃度下降18微克/立方米,達到國傢二級標準,降幅達34%;PM10(可吸入顆粒物)年均濃度下降16微克/立方米,降幅達40%;空氣質量達標天數較2013年增加34天,成為國傢中心城市及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元、常住人口超千萬的省會城市中,率先實現PM2.5達標的城市,全面完成瞭國傢“大氣十條”空氣質量改善終期考核目標任務。

據介紹,2017年廣州市氣象條件總體不利,同比小風天數增加,降水偏少,氣溫偏高,日照偏長,氣象條件總體不利於污染物自凈和擴散。“在全年氣象條件並不利的情況下,廣州PM2.5濃度首次達標,空氣質量改善可謂實現瞭‘逆流而上’。”鐘流舉說。

完成3000多項治理任務

過去的一年,廣州市民和來穗的中外賓客都普遍贊嘆,廣州的“天更藍瞭”“水更清瞭”,“廣州藍”更是頻頻刷爆朋友圈。

廣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廣州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改善,與2004年申亞成功後始終堅持以“改善環境質量、保障環境安全”為核心,一張藍圖幹到底,持續提升環境空氣質量的決心及其行動密不可分。尤其是2013年以來,廣州抓住實施國傢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關鍵節點,切實落實國傢“大氣十條”的有關部署,以PM2.5治理為重點,兼顧一次污染物減排和二次污染物防治,不斷將大氣污染防治的各項措施引向深入。

廣州空氣治理工作持續有效開展,首先得益於頂層設計不斷完善。2012年,廣州市政府成立瞭由42個部門及各區政府組成的廣州市環保工作領導小組,市領導擔任組長。同年,新一輪空氣環境大整治5年行動方案《廣州市2012—2016年空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》出臺,部署瞭十大防治行動、57項具體措施、8方面保障措施和3000多項具體任務。

從2014年起,廣州開始在全國率先推進燃煤電廠“超潔凈排放”改造,截至2017年底,全市有35臺總裝機容量為535.9萬千瓦的燃煤發電機組或企業自備發電鍋爐完成改造。

2017年7月起,廣州將黃標車限行區擴大至全市行政區范圍,同時出臺經濟鼓勵政策促進提前淘汰黃標車,促使6.05萬輛汽車報廢,發放獎金共計約4.02億元,淘汰黃標車(老舊車)21.6萬輛。

為強化揚塵污染治理,廣州加強對全市2000多個在用工地的日常監管,重點加強道路開挖、三通一平、土方作業等重點作業防塵措施的監管,有些工地還安裝瞭PM2.5的在線監測設備,實時掌握工地揚塵污染治理狀況。

此外,廣州將加油站、儲油庫油氣回收系統評估整改工作納入廣州市2017年民生實事全力推進。通過深化油氣回收治理,建立健全瞭業主單位主導、企業自律、政府監督的油氣排放長效管理機制。

保衛藍天任重道遠

“盡管取得瞭不錯的成績,但我們要有危機意識,接下來仍然要下大力氣,確保穩定達標、穩中求進,生態環境全面提升。”盡管廣州PM2.5年均濃度實現瞭達標要求,但廣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廣州在環境質量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,如PM10已達標,但仍存在個別日均濃度超標;2017年PM2.5壓線達標,尚未穩定達標等。

據介紹,當前廣州大氣治理面臨四大挑戰:一是污染基數大,二是污染排放剛性增加,三是氣象條件不利,四是群眾需求日益高漲。廣州生態環境要想脫胎換骨,還需依靠社會各界繼續共同努力。

對此,廣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透露,2018年廣州將持續提升環境空氣質量,重點從六大方面開展整治工作,一是完善揚塵污染控制精細化管理機制,健全住建、城管、環保等部門聯動機制,推進一定規模工地建設顆粒物在線監控設施。二是加強移動源污染控制,加快推進公交車純電動化替代,確保實現1萬輛純電動公交車上路行駛。三是深化工業污染整治,進一步推動中心城區污染企業環保搬遷。四是全面完成240傢重點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綜合整治。五是研究推進中心區域污染企業的關停和深入治理。六是健全日常監管機制,鞏固工業燃煤、機動車、加油站油氣回收等整治工作成效。

根據2017年12月印發實施的《廣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》,未來廣州空氣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改善,“廣州藍”更藍可期。該規劃明確,到2020年,環境空氣污染6項主要指標全面達標,PM2.5濃度力爭達到30微克/立方米,達標天數比例達到90%以上;到2025年,空氣質量進一步提升,總體穩定達標,達標天數比例達到92%以上。




新浪財經公眾號

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,更多粉絲福利掃靜電機保養描二維碼關註(sinafinance)
4B96969E9F376C21
arrow
arrow

    nll973jd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